

南水村地處梅山鎮南部,梅山湖南岸,東南連山,西北環水,境內山巒疊嶂,竹樹滿山,平均海拔500米,是典型的庫區村、山區村,全村轄21個村民組,有近3萬畝山場,3000畝茶園,由于海拔高,溫差大,光照足,無污染,加之土質厚,又瀕臨庫區一線,空氣濕度大,適宜茶樹生長,茶葉內質好,具備制作名優茶的基礎。近幾年來,村兩委把發展茶葉生產作為“一村一品”的核心產業來抓。2011年在村辦企業——南水茶葉初制廠的基礎上,與本縣商人儲修宏聯合,組建徽味香生態茶葉有限公司,提出了“做強茶葉產業,造福庫區茶農”的發展理念,堅持“四化聯動”的經營模式,即一是基地建設規模化,做大“一村一品”。近期目標力爭達到四個50%:全村超過50%耕地栽植茶葉;50%的村民組是“一村一品”茶葉專業組;50%的農民是茶農;農民收入的50%來自茶葉。二是生產標準化,做優“一村一品”。大力發展無公害、綠色、有機茶葉生產,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,實行禽、畜、茶“三位一體”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。三是經營產業化,做精“一村一品”。已成立徽味香茶葉合作社,初步實行了“四統一”管理模式,即統一茶園管理,統一原料采購,統一加工制作,統一對外銷售。四是營銷品牌化,做強“一村一品”。實施品牌戰略,提升南水茶葉知名度。通過近兩年的努力,南水茶葉生產取得了較快的發展,茶農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,截止2013年五月,茶農的茶葉收入比往年增長200%,萬元戶比比皆是,徽味香公司僅茶草收購一項就用去了一百多萬元資金,公司老板儲修宏目前是南水村民最受歡迎的人物。
南水村茶產業的快速發展,同樣也傾注了縣、鎮兩級農業部門人員的心血,幾年來他們主動上門,提供技術幫助,并圍繞茶產業,精心調研,廣征建議,虛心求教,摸索出一套適宜當地技術培訓的新機制。2012年把該村列入了退耕還林項目培訓村,開展了為期三天的集中培訓,采取了集中培訓與上門指導相結合的方式,為茶農提供產前、產中、產后技術服務。2013年又列入了農業專業技術培訓項目,并在5月25日至27日同徽味香公司合作,在該公司生產車間對全村110名茶農代表進行了技術培訓。此次培訓比以往有所創新,首先在時間選擇上有新突破,選擇農閑雨天。二是在培訓內容上有新要求,不僅講授了茶葉采摘,茶樹修剪,茶園施肥,新農村建設,農民與法律等知識,還特邀徽味香公司老總儲修宏介紹今春茶葉產銷情況,著重強調了茶葉采摘的重要性,指出了按要求采摘,價位就高,否則就低,減少收入,還列出了幾名實際發生在茶農身邊的例子,要求他們要認真聽課,把技術學到手,就等于把錢掙到家,這就無形中提高了茶農們的學習興趣。對此次培訓農委領導也很重視,科教股股長祝尊友親臨現場指導培訓,督察組組長方克平也在27日那天對培訓進行了督導。
目前,南水村茶產業生產已步入正軌,對于今后的發展,南水村黨支部書記王家勝在培訓班上如此暢想:“我村的茶葉生產在上級農業部門的關心并指導下,已按照“四個聯動”謀劃,“四個統一”管理,龍頭企業+基地+專業合作社+農戶+品牌模式去經營,呈現出“二千農民謀一茶,七十二行興一業”的繁榮景象,下一步,我們村兩委將繼續帶領村民,按照既定的《南水村茶葉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》,排除干擾,踏實工作,力爭把茶園變成“農業工廠”,把茶農轉變成“產業工人”,到那時,我們的美好鄉村夢就實現了”。 |